動人的總是細節(jié)。開門迎面一朵小白花,開得令人心神舒爽生出欣喜,轉(zhuǎn)角處并未設置用餐座椅。韋老師說:你在這放椅子,你讓人家怎么過。想起國外某一期貨大師的話:世界如何,人生如何。這翻譯,是互文手法。往這搬,建筑如何,人心便如何。默默念起來,語義和內(nèi)心一起通達。
這餐廳空間狹小,共12個餐位,吧臺像一把簡單精致直角扳手,長柄處坐6個人,拐個角,短的一頭設兩個餐位。外立面墻中間有一個玻璃窗戶,窗戶底下左右兩張桌子,4個餐位。白天光打進來薄薄一層鋪在25%透明度的玻璃上,像粉紅色的霧。晚上的模樣我們不知道,可夜色撩人,霧色應更濃。
期間,韋老師說,想增加一些功能性設計,水磨石墻上的橫杠上安點小裝置,諸如:方便掛傘。深圳的雨要認真下起來能停掉幾條地鐵線,令人害怕,一般多發(fā)在午后和夜晚,很合理。在這落腳吃飯,呆一呆,也是個好去處。
天上的云遲遲不徹底暗下來,始終看不到夜里的景象。餐廳內(nèi)部結(jié)構與設備,使人覺得想象力正是要此刻發(fā)力,餐位之間緊湊,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,水磨石表面接近自然的陶土色,散出親和感。餐廳內(nèi)所有的燈的光幾乎都是暈開的暗紅色,輕輕柔柔,仿佛在這餐廳里的每一夜都能等來莎士比亞光顧。
誰想獨處思考,或想與人親近,或只安靜吃飯,都容易。餐廳只在晚間營業(yè),那夜色到底會有多迷人。
在這呆久了,更覺出這一小世界的不同,世上孤獨靈魂若非要找個歸處,這便是唯一安棲之所。溫情又私密,自然又曖昧。實際上,這世界正需要這種溫暖下沉的靜氣,人性郁積的幽暗亦迫切需要這么一個小空間稀釋。
在自然界,大多數(shù)動物進食都十分隱蔽,人吃飯本身也是一件非常隱私的事情。進食時,人的模樣最是難看,張牙舞爪,齜牙咧嘴,從嘴巴開始向里窺探人心,或更令人羞恥,更無法直視。即使如此,我們也必須接受不完美的自己,在這樣一個不被任何坐標衡定,干預,和審視的世界里,我們終能得到一種丟盔卸甲的輕松安詳,深度自省思考,向內(nèi)拾得智慧,力量,和勇氣,清醒地把自己交還給自己。
有人說這個世界過于單薄,燈紅酒綠下是無數(shù)個疲憊不堪的靈魂,十字路口上總有人在分離,喧囂是世界的,而自己才是自己唯一的光,溢滿和單薄同在,喧鬧與孤獨并存,焦慮與厭倦共生,這便是我們所生存的時代。但回顧歷史,似乎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的波譎云詭,收獲和遺失,驚喜和遺憾,都是必經(jīng)的過程,我們并不太特別。我們的天性渴望陪伴,碰觸,和連接,因為我們?nèi)匀幌嘈徘楦惺侨俗钫滟F的東西,相信人類的悲歡可以相通,心靈可以治愈,和被治愈。所以,一首音樂便可以讓人潸然淚下,一起看星星變得浪漫至極,就連雨落的聲音都可以滴碎一個人的心。、
這個小小的私密的空間讓我停歇駐足,獲得片刻喘息,潛移默化間悄悄滋養(yǎng)著我的靈魂。
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